纪实档案-中央特科在上海(全8集)(720P 国语中字)
纪实档案-中央特科在上海(全8集)(720P 国语中字)
【寻访红色起点】白色恐怖下,中央特科如何在上海消灭叛徒?
初夏时分,武定路930弄内静悄悄的,老人搬把椅子靠在脚手架边悠闲读报。弄堂尽头是14号楼,问身边女孩,“知道中央特科吗?”她摇了摇头。她更不知道,眼前这栋不起眼的两层红砖石库门小楼,原为修德坊6号,正是中共中央特科机关所在地。
这是一支活跃在白色恐怖下的传奇**,特科队员赤胆忠心、身手不凡,守护着身处险境的中央机关安全。而这些队员,有的日后成长为共和国元帅、将军、副**、部长,而更多的则为党的事业献出了生命。这支队伍的创建者与负责人,正是周恩来同志。
纪实档案-中央特科在上海(全8集)(720P 国语中字)
卖香烟水果的小贩,藏着已上膛的手枪
1927年11月的上海,警车在街头呼啸而过,凄厉的警笛让人不寒而栗。
一块厚厚的窗帘把屋外的恐怖世界暂时隔开,十几位年轻人围坐一起小声开会。11月9日到10日,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在上海召开扩大会议。
屋子外,蹲着几个卖香烟水果的小贩。他们无心生意,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四周,货摊下、衣服里藏着已经上膛的手枪。这些是负责警戒的特科队员,一旦出现敌情,就会拔枪阻击,掩护屋内的中央领导撤离。
1927年,对年幼的中国**而言,是血雨腥风的一年。昔日的战友举起了屠刀,据不完全统计,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有30多万**员和革命群众被杀害。
真正的革命者,掩埋好同伴的尸体,擦去身上的血迹,站起来继续战斗。
中共“八七”会议后,中央机关陆续从武汉迁往上海。在国民党军警宪特和租界巡捕暗探密布的十里洋场,要想长期隐蔽下来开展工作,就要有支强大的保卫力量。1927年11月,29岁的周恩来受命组建中共中央特科。 彼时的特科下设四部,分工明确而又互相配合——总务科总揽各项日常事务;情报科掌握敌人动向;保卫科又叫“红队”、“打狗队”,负责镇压叛徒;通讯科从事秘密联络工作。
这些特科队员,大都是参加过上海工人武装起义的工运骨干,阶级觉悟高的北伐军战士,以及历经战火的红军士兵。成立之初,年轻队员不仅要学习多种技能,周恩来、恽代英还给他们做报告,帮助队员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培养他们秘密工作的纪律意识。用上海市委党校陈丽凤教授的话说,“是要把中央特科建成党在隐蔽战线上的战斗堡垒”。
纪实档案-中央特科在上海(全8集)(720P 国语中字)
锄奸是为了信仰,与钱财无关
堡垒最担心从内部攻破。同样,对蛰伏在上海的中央机关而言,威胁最大的莫过于叛徒告密。革命进入低潮后,一些意志不坚定者和投机分子选择退党。如果他们只是简单的脱离组织,那不过是大浪淘沙,反而让党更加纯洁。但令人不齿的是,其中一些人叛变投敌,不惜出卖昔日同志向当局“表忠”。 1928年4月1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组织局主任罗亦农被捕,劝降失败后被枪决。出卖他的,正是战友何家兴、贺芝华夫妇。1929年8月24日,由于中央军委秘书白鑫的告密,被誉为“中国农民运动大王”的彭湃等四名同志被捕,6天后从容就义。 不镇压叛徒,无法告慰烈士英魂,更会使这类行径肆无忌惮。通过内线,情报科当天查明出卖罗亦农的叛徒,周恩来指示“红队”,“不能以感情代替政策,要重证据,党绝不冤枉一个同志”,在对何家兴夫妇监视一段时间,确定他们叛变的情况下,“红色之剑”出鞘予以制裁。“这极大震慑了革命意志不坚定者”,陈丽凤说。
此外,“红队”还先后处决叛徒戴冰石、白鑫以及国民党特务头子王斌、马绍武等人。一次又一次的“亮剑”行动,有力地打击了叛徒和国民党特务的嚣张气焰,对保护中央领导机关和领导人的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有所为的同时也有所不为。尽管身在龙潭虎穴,但中央从没把处以极刑视作常规手段,用周恩来在1929年致山东临委信中的话说,“消灭叛徒,原是我党最后最不得已的办法”。
“锄奸就是为了革命,为了信仰,与钱财无关”,上海师范大学苏智良教授说。即便是在处决叛徒时,特科队员也不滥用暴力,避免伤及无辜。1928年4月25日晨,“红队”成员借着鞭炮声为掩护,冲入出卖罗亦农的叛徒何家兴夫妇家,在周围居民浑然不觉的情况下,迅速严惩了变节者。
还有一次,“红队”负责人顾顺章得知上海警探在公共租界的一品香大饭店碰头,便打算运几箱炸药炸掉饭店。周恩来得知后予以制止,避免因为波及无辜而给中共带来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这支“红色之剑”在身处白区的知识阶层和人民群众心中,树立起了“正义力量”的形象。
热点泡饭,就着咸菜,吃了又出去了
繁华的上海滩,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特科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队员们要出入“大染缸”,甚至有时要与狼共舞。 一些党员经不住诱惑,为图享受出卖同志。聂荣臻在回忆录中提到了顾顺章,“1930年5月中央调我到特科工作,意图是从政治上加强特科。中央发现顾顺章吃喝嫖赌抽大烟,样样都干。他把这些特科工作的掩护手段,变为追求个人享受的目的,日益腐化堕落。”
但更多的党员出淤泥而不染,甘于清贫,严守纪律。
作为特科的领导者,周恩来率先垂范。金冲及主编的《周恩来传》中提到,周恩来外出时间严格限制在清晨五时和晚上七时以后,尽量少走大马路,多穿小弄堂,也不搭乘电车到公共场所去。他通常装扮成商人,后来又留起了大胡子。尽管敌人把他当重点目标,却始终无法发现他的踪迹。《邓颖超传》中也提到,当时党的经费十分困难,周恩来每月生活费只有12元,邓颖超8元(比她当小学教师时少多了),此外分别有交通费5元和3元,平常吃回“狮子头”也属破费。
聂荣臻在回忆录中也说起了当时的拮据生活,“白天整天在外边活动,夜间要很晚才得回来,有时过午夜十二点。早晨四五点钟,在煤油炉上热点泡饭,就着咸菜,吃了又出去了”。
忠诚的源头是信仰。 被称为“红色大管家”的中央机关会计熊瑾玎,公开身份是上海“福兴布庄”的老板。在不以老板形象示人时,他就脱去绸缎衣服,换上打补丁的外套。经手无数钱财的熊老板,获得了“平生营钱物,一尘均不染”的美誉。
“党组织的很多经费都通过上海运往苏区,特科队员保护着一包包的真金白银”,苏智良说,“他们光明磊落,从没有想过侵吞革命经费”。
特科史上最惊心动魄的,当属“红队”负责人顾顺章叛变。1931年4月,顾顺章被武汉国民党特务逮捕。在安排船只送他去南京告密的同时,武汉特务向中统头子徐恩曾发密电“邀功”。这份电报落入了潜伏在徐身边的中共特工钱壮飞手中。之后,在周恩来等人的指挥下,上海的中央机关迅速转移,最终化险为夷。 这一事件,可以从多个角度解读。有位学者提了个意味深长的问题:假如,武汉特务守规矩不发这封“邀功”电报,那会如何;即便发了,假如那天徐恩曾在办公室没有出去鬼混,电报也就落不到他人之手,那又会怎样?
历史没有假如,但历史的正反面都可资后人借鉴。
1931年,周恩来离开上海前往苏区工作,之后特科工作先后由陈云、潘汉年等人领导。
苏智良说,由于种种原因,现在人们知晓的特科故事并不多。但这不妨碍英雄事迹熠熠生辉,正如莫斯科无名烈士纪念碑上那句话——“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绩永世长存”。
纪实档案-中央特科在上海(全8集)(720P 国语中字)
纪实档案-中央特科在上海(全8集)(720P 国语中字)
纪实档案-中央特科在上海(全8集)(720P 国语中字)
纪实档案-中央特科在上海(全8集)(720P 国语中字)
纪实档案-中央特科在上海(全8集)(720P 国语中字)
资料链接 中国**中央特别行动科,简称中央特科,是中国**在20至30年代期间,所建立的最早的情报和政治保卫机关,主要活动地域在当时中共中央所在地上海。中央特科主要从事地下工作,其中包括建立秘密电台沟通党中央与各地苏区的联系,情报收集,对中共高层人物实施政治保卫,防止中共高层人物被国民**和公共租界当局逮捕或者暗杀,并且开展针对国民**的渗透活动。中央特科还有一个重要任务,是采用暗杀的方式惩处当时背叛并且对中共造成严重危害的前中共党员。中央特科存在时间自1927年11月至1935年10月。 周恩来是新中国的**,他在政治和外交上的杰出能力非常值得肯定,可你知道在军事地位上,他称之为谍战教父。他组建了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个特务组织——中央特科,也因此有了特务这个职业。 早在1927年5月,中央在武汉时,就在军委成立了以情报工作为主的特科,“中央特科”是由“特务工作科”演变而来的,当年的特务工作科是由周恩来领导,负责人是顾顺章。但是“特务工作科”只活动了三个月,由于汪精卫在武汉大肆反共,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中共中央迁往上海后,在周恩来倡议下,于1927年11月成立“中央特科”。。中央迁上海后,周恩来在军委特科的基础上组建了中央特科,由组织局领导。特科的主要任务是保证中央领导机关的安全,收集掌握情报,镇压叛徒,营救被捕同志和建立秘密电台。 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后,党中央机关从武汉陆续搬到上海。中央机关在上海,有利的因素是:上海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地方大,好隐蔽,租界情况复杂,不登记户口,住房容易找,便于设立机关,搞秘密活动。上海又是中国**的诞生地,党的工作一直未间断,开展工作的基础好。 不利的因素是:一方面上海是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中心,驻有外国的海、陆军和租界巡捕;另一方面上海又是国民党反动派政治、经济、外交的重要阵地,驻扎有军队,设有警察、宪兵、特务机关等等,上海还有一帮地痞流氓势力。 特科开始下面设三个科:一科开始叫总部,后来称总务科,该科的主要职责是为中央机关和领导同志租赁住房,布置开会场所,营救被捕中央负责同志,建立联络点以及负责收殓被敌人杀害的同志遗体,料理家属生活等等,科长洪扬生。二科是情报科,该科主要负责收集情报,掌握敌情。在做法上,采取“打进去”和“拉出来”的办法,深入敌人要害部门,搜集各种情报,掌握敌人的活动规律,破坏敌人的阴谋,科长陈赓。三科是行动科,负责抢救被捕同志,打击罪大恶极的叛徒。该科下面设有手枪、盒子枪武装的“红队”,也叫打“狗”队。其成员都是从上海工人中和各苏区红军中,选调一些机智勇敢、枪法最好的特等射手组成,专门负责打“狗”(镇压叛徒和国民党特务)的工作,科长由顾顺章兼任。之后随着形势发展的需要,成立了交通科,又称通讯联络科,其任务是负责党中央同各根据地、红军和各省委的无线电台联系,水陆交通线的联系,科长李强。 情报工作是特科的一项重要任务。周恩来本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原则,很重视挑选可靠机敏的党员或党的同情者打入敌人心脏,掌握敌情,为我党制定对敌政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中央特科作为中共的第一个政治保卫和情报特工机构,在中共党史上有特殊地位及影响。先后建立四个科,总务科,情报科,行动科(俗称“打狗队”)和交通科(后更名无线电通讯科)。由于中央特科的高效率工作,尽管中共中央长期置身于上海这个国民**的统治中心和外国势力有极强影响之地区,非但没有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还能有效的指挥全国的**活动。 在中共中央迁入苏区,特科取消后,在中央苏区成立了国家政治保卫局,延续了中央特科的职能。随后在抗战时期先后成立了中共中央城市工作部,中共中央社会部,中共中央调查部等机构。中共在中国大陆取得政权后,在公安部下属成立政治保卫局,在1980年代又成立国家安全部作为政治保卫和情报机构。可以说,中央特科是中共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保卫和情报工作机构的始祖。 由于中央特科行动组,又称红队,打狗队,在租界的武力活动。租界当局,工部局成立了一支特殊的应急警察分队来应对。这种城市应急警察分队模式,成为今日全世界各大城市普遍设立的特殊武器和战术小组,即SWAT的前身。 链接: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