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1987年版 第5部故事《贾奉雉》稀有高清国语中字版mp4
聊斋1987年 第5部 贾奉雉时长:90分钟
故事简介
书生贾奉雉认识了一个神秘人,那人带他来到深山老林待了一天,回家时已经是一百年后,自己子孙满堂,孙子都比自己大了几十岁。
甘肃平凉有个叫贾奉雉的人,他的才名冠绝一时,但科举考试却总是不中。这日,他外出游学见一群孺生正围着石碑上几个大字不住夸赞,原来那是当初皇上亲临此处写下的御笔。虽然文笔并不怎么样,但谁敢不夸呢?正在这时,一个秀才竟然毫无顾忌的说出了大实话,还将其批判一通。其他人一见这厮如此狂妄,纷纷逃离,生怕被牵连。而贾奉雉却十分欣赏这秀才,将此人请到了家中。
见这位郎生很有见地,贾奉雉便问出了困惑自己许久的问题,为什么他考试屡次不中呢?郎生一看他的文章,确实是妙笔生花,极其出彩。但看看那些在考场上备受青睐的文章,都是通篇晦涩、各种迎合,在贾奉雉看来都是些极其低劣的文章。若想求取功名,就必须写出主考官们想看的文章,若是一味的坚持自我,就做好终身不中的打算吧。
在郎生的劝说下,贾奉雉模仿着以前那些举人的文章,乱七八糟的拼凑一通,终于做出了七八篇文章。写完文章,贾奉雉长舒一口气,这种东西,他都不想再看第二眼。谁知郎生看完后却连连夸赞,总算写出像样的了。眼下只要将这些背熟,应付考试肯定没问题。贾奉雉再次发起愁来,别说背了,他现在连一句都想不起来。
这有何难,郎生让贾奉雉撸开袖子,将一个符字印在了他的手臂。贾奉雉不明所以,郎生却微微一笑,它会有大用处的。
乡试很快就到了,贾奉雉坐在考场上只觉得头昏脑涨,想再像之前那样写些无人能赏识的文章,却一个字也蹦不出来,唯一记得的就是当初郎生让自己做的那七八篇股文。好不容易写完,已是大汗淋漓。郎生说的没错,考试结果出来,贾奉雉这次果然中了举人。众人纷纷祝贺,贾奉雉却如坐针毡,这实非他所愿啊。听旁人说自己的文章将会汇编成册,流传天下,贾奉雉内心惊惶,就那种低俗卑贱的文章若是流传下去,后人岂不耻笑自己?
他再也坐不住了,跑到祖先坟前跪拜,内心后悔不迭。若是可以,他多想就此归隐山林啊。郎生也不知怎的就出现了,他说自己可以帮忙。他认识一位高人,隐居在深山老林,懂长生不老之术。贾奉雉一听十分欢喜,当即抛下家人,跟郎生寻找高人去了。
他俩渐渐地进了深山,到了一处洞府,里面别有一番天地。有位老者坐在堂上,想必那就是郎生口中的高人了。郎生唤此人师父,并对其说明贾奉雉来意。老者随口问了几句,便跟郎生一起消失,独留下贾奉雉在此修炼。贾奉雉刚坐下没一会,就见一只凶猛大虎朝他走来。忙闭上眼睛,心里不住祈祷,突然耳边又听到妻子的声音,睁眼一看,老虎已经不见了。妻子满眼风情,还责怪着贾奉雉不辞而别。贾奉雉最近苦读诗书,已是好久没跟妻子亲热了。眼下心痒难耐,忍不住抱住了她。
突然听闻一声大喝,老者气冲冲的出现,贾奉雉再一看,自己怀中的哪是娇妻啊,分明是一堆树枝。他这才明白这不过是个考验,连忙跪地恳求再给他一次机会。但老者却说他尘缘未尽,不由分说的让郎生将他送走。贾奉雉后悔不迭,但已是毫无办法,郎生将他送到林外,一挥衣袖,贾奉雉就从空中跌了下来。
奇怪,郎生明明说这里就是贾家集的,怎么现在如此破败,完全不是以前的样子了。向一位老丈打听,贾奉雉得知了一个令他大为震惊的消息。他在仙洞呆了不过一日,人间已过了一百多年。他的儿子早已死去,妻子也在他离去后不久莫名昏睡了一百多年,直到近日才醒来。贾奉雉正在消化这一消息的时候,一个屠夫走了过来,那便是他的长孙贾详了。【小子 你可真不知道好歹 到这来冒充我家祖宗】贾详可不觉得面前这年轻俊朗的书生是自己爷爷,三两句就要把人赶走。好在老丈及时劝阻,这书生看着不像脑袋有问题,还是先把事情搞清楚吧。
如今谁也不认识自己了,除了自己的妻子。但她是个妇人,自己身份未明,又如何得见呢?突然,他想起自己以前和妻子亲热的暗号,便托一个小孩孩将这句话带给了妻子。果然,妻子很快就赶来了,两人终于相认。旁人看见此景大为惊奇,原来这书生说的都是真的。一众子孙纷纷跪拜,贾奉雉感觉十分奇怪,自己离开一日,回来都有曾孙子了。
虽然贾奉雉觉得自己刚离开没多久,但在大家伙眼里,他可是消失了一百多年啊,现在还是一副年轻模样,想必学会了什么法术吧。长孙贾详一口一个神仙爷爷的叫着,硬要把贾奉雉夫妻接到自己家去住。也是,小孙子早已死去,只留下妻子吴氏和儿子贾杲艰难度日。看这情景,还是到长孙那里去住比较好。
你以为贾详是真孝顺?其实都是有目的的。开始他们还对贾奉雉夫妻恭恭敬敬的,后来开始旁敲侧击的打听法术的事,尤其他家那个不争气的孩子,更是直接让贾奉雉变银子给他花。贾奉雉哪里懂法术呢,无论他们怎么试探,都得不到一点好处。这一家人彻底死了心,总不能天天这么养着他们吧,索性跟老二一家商量好,单日在他们家,双日就来自己家。
贾奉雉百年后归来的事成了奇闻,每天都有人请贾奉雉吃饭借机询问法术的事。贾详趁机将这事安排的妥妥的,把饭局都安排在双日,那样自己就不用管饭了。贾奉雉渐渐也看出了长孙一家的秉性,只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还是老二一家为人和善,哪怕家里贫穷,却从来没有亏待过他们夫妻。尤其他家的孩子,为人善良,聪慧过人,将来定有大出息。
转眼间就到了大年夜,老大一家在厨房忙活着煎鸡煮肉,贾奉雉和妻子满心欢喜的等待着。可他们等了好久都不见有菜端上来,两人饿的头晕眼花。也不知过了多久,终于上菜了,两人还没来得及吃上一口,老大就提醒他们该祭祖了。没办法,只能再忍一会。祭祖完毕,贾奉雉刚起身就听到外面传来了三更响声,哎呀,十二点了,大年初一可是单号,该到老二家去了。
贾奉雉那个心酸啊,跟妻子来到老二家门外却迟迟不愿进去,他们的生活已经够辛苦了,自己实在不愿意添麻烦啊。爆竹声声几多欢笑,夫妻俩却在这隆冬时节相拥而泣。
从那之后,贾奉雉就做起了教书先生,和妻子搬到了私塾去住。可这工作收入微薄,妻子又怀了孕,这日子过的着实艰难。无奈,贾奉雉只能找到学台大人恢复他的举人身份,好让他进京赶考。学台大人早已听说发生在他身上的奇遇,转眼就将此事告知了圣上。圣上大为惊奇,也不必进京赶考了,直接就封他了个御史之职。
这下,他们再也不必受贫寒之苦了。贾奉雉买了座大宅院,将老二一家接了进去,至于老大,给了他们一笔钱之后就断绝来往了。虽说发达了,但他与妻子却总是聚少离多。这也引发了妻子的不少埋怨,早知如此,还不如过苦日子呢。不过,世事变幻不过是眨眼之间,由于贾奉雉的清高正直,他做官没多久就得罪了不少高官权贵。再加上长孙一家利用他的威名作威作福、鱼肉乡里,终于引发祸端,大臣联名上奏,控诉贾奉雉的种种罪行。皇帝大怒,将其革职查办。
官差在押送贾奉雉进京的路上,妻子也一路跟随。她已经将孩子托付给了老二一家,自己要与丈夫生死相随。正在这时,江上飘来一艘小船,正好官差要押犯人渡河,便喊来了船家。贾奉雉率先上船,然而等官差要上去的时候,小船转眼间已离河岸数尺远。贾奉雉再一看,那船夫不就是郎生么?看来,他是来接自己离开的,郎生用法术搭了一座小桥,将贾妻接到船上。夫妻俩携手看着远处,小船驶进了一片茫茫水雾间,此后再没有人看到过他们。
谢谢楼主分享 谢谢楼主分享 先谢楼主分享 谢谢楼主分享 谢谢楼主分享 谢谢楼主分享 感谢你的分享 66666666666666666666666 聊::loveliness:::loveliness:::loveliness:::loveliness: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