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长江》这部25集的关于长江沿岸地理及人文的纪录片,1983年8月7日在中央电视台首播,播出后反响空前热烈,全国观众的反应以及它被赋予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纪录片本身传达出的信息,因为中国观众第一次全面直观地看到了国家的人文地理。名称:《话说长江》 集数:25 首播时间:1983年8月7日 首播频道:CCTV-1 产地:中国大陆 导演:戴维宇 年份:1983 出品“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中央电视台80年代最受欢迎的电视纪录片,也是中国纪录片的高峰。 虹云和陈铎两位老艺术家绘声绘色的解说。浓笔重彩、翰墨华章的解说词,长江两岸的旖旎风光,以及长江从古到今的传奇故事……还有那首脍炙人口的《长江之歌》,教人回肠荡气。长江是中国的第一大河! 节目特色
《话说长江》采用挑、等、抢的拍摄方法,纪录真实环境、真实时间里发生的人和事;在结构上采取分章回连续播出方式;在演播形式上,主持人陈铎、虹云直接讲解与电视画面相互配合,充分发挥了节目主持人对节目的贯穿作用。这一系列的创新使《话说长江》在中国电视史上成为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影片揭密 揭秘一 国内纪录片最高收视就是《话说长江》创造的。1983年,25集《话说长江》曾在央视创下了40%的收视纪录,是央视二十世纪80年代最受欢迎的电视纪录片,体现了中国纪录片的最高水准,也是迄今为止,中国纪录片收视率最高的一部。 揭秘二 《话说长江》没有主题曲,《长江之歌》是借曲写词。很多观众都认为,20年来唱红大江南北的《长江之歌》是《话说长江》的主题歌。 《再说长江》总编导、当年参与《话说长江》并唯一又参加《再说长江》的李近朱却纠正了这个说法,“《话说长江》的主题歌不是《长江之歌》,但《长江之歌》用的是《话说长江》的主题音调。” 原来,《话说长江》播出时,还没有《长江之歌》。后来,央视向全国征集歌词,为原来的主题曲配上了歌词,才有了《长江之歌》。 揭秘三 日方提出合作出资8亿日元。《话说长江》主创之一矫广礼透露:央视筹拍《话说长江》时,正好有个日本代表团来中国访问。代表团成员中,有位佐田先生年轻时曾在中国住过,会说中文。他得知将拍这部纪录片后,提出要和央视合作。 双方经过谈判,然后报外交部批准,双方组成了长江摄制团。当时资金由日方出,计划投资是10亿日元。但是央视的底线要比这个少,最后双方的合同是8亿日元。 这位佐田先生即是佐田雅志,其祖父曾在中国工作,父亲佐田雅人从小生长在中国东北,会说汉语。受家里影响,雅志从小就憧憬来中国。在2010年4月25日播出的由KinKi Kids主持的音乐节目《新堂本兄弟》中自己爆料说当时拍电影欠下了28亿日元的债,当时甚至开展了“拯救佐田雅志”的活动,虽然只是杯水车薪。在2012年7月7日播出的由岚主持的日本即兴综艺节目《岚にしやがれ》(交给岚吧)中爆料欠下的债务不止28亿,加上利息有35亿之多,直到2010年才差不多全部还清。佐田雅志也在节目中有提过之所以这么多欠款就是为了拍摄《话说长江》。
【温馨提示】:本帖资源已经失效,需要资源清搜索论坛其他的帖子!
|